海底捞去"海外捞",新式餐饮结队下南洋(3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:“在2018年的时候,我们主要依托的是微信群的生态,大概两个月就拉满了三个微信群的客人,有1500人,这些客人就成了我们的种子用户。”Stella向志象网“在2018年的时候,我们主要依托的是微信群的生态,大概两个月就拉满了三个微信群的客人,有1500人,这些客人就成了我们的种子用户。”Stella向志象网表示,餐厅随后在社交媒体进行了传播,还接受了权威媒体的报道,开业六个月左右,品牌认知度就得到了提升。
整体来看,中式餐饮品牌们在新加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探鱼在新加坡的单店年营收能达到400万新币(约合1900万人民币),成都Bowl单店年营收也在700-1000万人民币左右。
同时Stella也表示,和本地员工的磨合是一个很大的难点。比如在面试服务生时,Stella能感觉到,新加坡本地人普遍认为中餐是一个比较累的品类,年轻人更愿意去咖啡馆打工,他们觉得同样是餐饮服务业,在咖啡馆工作更高级、更轻松。
针对新加坡人的饮食口味需求,Stella对川菜进行了改良,少油、少辣,并弱化了麻的口味。新加坡素食主义人士多,Stella在菜单上增加了素食的选择,并和西餐进行结合,推出精致化的菜品。
探鱼在新加坡的门店是加盟制,由本地化的团队负责,如有需要,总部会委派管理组进行支持,每年的产品更新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培训,让餐品保持和国内的统一标准化,加盟商与总部保持了密切的联系。
很多餐饮品牌出海第一站会选在新加坡,一方面是新加坡经济发达,本就具有丰富的商业基因,另一方面,也是因为新加坡华人占主导,语言和饮食文化与中国相近。
以海底捞为例,海底捞在新加坡设立了中央厨房,负责制造和加工食材,包括肉类及蔬菜,对其他食材采取向当地供应链采购的模式。
成都Bowl的成功,展现了中式餐饮向东南亚传播的可能性,并为更多中式餐饮品类出海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想象空间。
财报显示,海底捞在海外已经开设了97家门店,其中在东南亚的门店就有57家,超过一半,这也是中国餐饮出海的普遍特征,出海第一站,先占领东南亚。
出海已经成为国内餐饮品牌的选择,未来也有希望打造出全球化的餐饮品牌。但在这之前,需要品牌们慢下来,扎实走好每一步。
文章来源:《南洋资料译丛》 网址: http://www.nyzlyc.cn/zonghexinwen/2022/0720/358.html